编者按: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即将接受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这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验,也是总结办学经验、查找存在问题的良好契机,更是凝心聚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抓好氛围营造,了解各单位、部门的工作进程和动态,凝练各单位、部门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分享各单位、部门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目标,推动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评建办策划推出【审核评估·直通车】系列访谈。
本期专访学校团委书记陈婷。
评建办:陈书记您好,能介绍一下团委的基本情况吗?
陈婷:共青团广东医科大学委员(校团委),是在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共青团湛江市委员会指导下,中共广东医科大学委员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
学校团委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基层部、宣传部、实践部、科技部、文体部、社团工作部“七部一室”,管理学生会、研究生会、青年全媒体中心、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科研工作站、大学生艺术团、国旗护卫队七大校级学生组织,是培养青年、凝聚青年、组织发展青年的重要阵地。
一直以来,校团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共青团引领青年、服务青年的关键作用,在服务青年中思考、改革、创新,形成了创新驱动发展、立德与树人并进的青年服务体系。
多年来,学校团委聚焦改革发展、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学生培养各个环节,将共青团工作全链条融入青年学生培养体系,在不断提升学校共青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中,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征程中贡献力量。曾获评为“广东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评建办:您是如何理解审核评估工作的?
陈婷:审核性评估是对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全方位评价,也是对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和学校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通过评估,可以整体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目标,是进一步凝聚师生共识,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这将成为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评建办:为做好审核评估,校团委做了哪些准备?
陈婷:审核评估工作是今年学校下半年的中心工作。自学校迎评工作启动后,学校团委全员迅速行动,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凝聚合力。学校团委第一时间组织部门全体同志学习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知识要点,做到部门所有同志详细了解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重要地位、重要作用,对相关知识要点做到应知尽知;
二是全面梳理。针对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考察点,学校团委分版块、分组别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对涉及的学生发展、创新创业、教学成效等板块的重要指标做到提前掌握。
三是系统统筹。结合学校迎评工作的具体安排,团委对本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结合部门人员工作内容制定工作分工安排,明确工作推进时间节点和提交要求,统一工作标准,确保责任到人。
评建办:团委在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婷:在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面,校团委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融入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学校团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引领青年,凝聚青年中的重要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青年培养始终,以文化、实践、科创等为载体,让“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让青年在活动参与中巩固专业知识,练就实操技能,真正实现医学人才教育的知行合一,让育人覆盖全员,贯穿全程,覆盖全方位。
二是全面聚焦青年成长成才。学校团委始终将服务青年作为工作生命线,立足青年发展需求,打造多样化、多维度的青年成长提升平台。在文化内涵营造上,开展“向上向善向美、自律自爱自强”筑梦青春活动,每年举办校园文体艺术节暨生命文化节、科技学术节暨书香阅读节,探索“社团+”的社团文化建设新模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青年成长培育上,设计青年赋能成长方案,开展“4333青苗计划”“学生干部赋能行动”“我与青年博士面对面”等品牌活动,为青年搭建成长平台;在实践模式的构建上,坚持“实践-培育-创新”理念,探索构建“三化四融合”社会实践大课堂,优化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
三是全面锻造高素质青年队伍。落实团学改革任务,扎实推进共青团改革、学生会改革和社团管理改革的各项部署和要求,优化学校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格局,先后印发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学生会(研究生会)改革实施方案、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首次由学校党委组织召开学校共青团工作会议,打造“青系列”四大行动,构建“专兼”一体的团学骨干队伍,在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上发挥更大作用。
评建办:近年来,学校党委着力党建带团建,共青团育人工作,尤其是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介绍一下吗?
陈婷: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始终坚持以社会实践为抓手,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乡间、走向田野,让实践成为青年坚定信仰、锻造本领、提升素养的平台。
一是在顶层设计上,学校党委设计了“三化四融合”的社会实践育人总体框架。即坚持“系统化、立体化、功能化”(三化)的改革思路和原则,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专业教育、社会认知教育相融合(四融合),形成具有广东医特色的“三化四融合”实践育人新模式,为青年学生成长发展赋能。
二是在具体实践中,探索出“社会实践+”的具体育人路径。即形成“社会实践+思政”“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实践+志愿”“社会实践+创新”的实践育人模式,在乡村“小实践”中,构建培育学生深厚的人民情怀的“大阵地”,培养热爱人民的好医生。
三是从育人结果看,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实践育人的各大奖项评比中,学校成为全国唯一连续7年获评为全国“最佳实践大学”的大学、连续六年三届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的大学。许多广东医青年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文/评建办整理 编辑/陈瑶瑶 审核/陈婷 复核/周圆 审发/谢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