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成效巡礼 -> 正文

成效巡礼

【湖畔时评之三十】以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含金量”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11-27

近日,学校召开“学院+书院+产业学院(医院)”(下称“三院”)研讨会,进一步深化三院育人模式改革创新。三院模式的构建,是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三院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横向跨学科、纵向跨学段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覆盖全体本科生、辐射本硕博的全员育人体系,形成具有医学特色、广东医风格的新型育人体系。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创新一直是学校发展的主基调。在学校党委一届十次全会上,卢景辉书记校长指出,要深刻认识医学高等教育发展态势,以推进“新医科”战略升级为牵引,以“学科交叉、医工融合”为抓手,加速推进新医科建设与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在学校党委一届十一次全会上,卢景辉书记校长指出,要“解放思想,勇闯新路,变革突围,与时俱进建设高水平大学”。这些论述包含丰富的思想内涵,既是广东医发展的历史经验,也是学校改革创新的基本方略。

三院模式中,学院负责专业和思政教育,抓学生理论与技能提升;书院设置于学生生活区,师生自主参与,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抓通识教育与自我管理;产业学院通过校企(院)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精准培育专业人才。切实解决了学生“为什么学、怎么学、如何学好”的根本性问题,融合了各方育人育才的优势资源,贯穿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场域,打通了学生入校入职的各个环节。目前,学校建有12个学院、7个书院、10个产业学院、4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开设特色创新班60个。改革创新取得长足进展,育人育才水平显著提升。

在学院建设方面,第一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分别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重点建设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培育建设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医学学科分别获批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药理学及毒理学、生物学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临床医学已进入全球前3‰。

在书院建设方面,形成覆盖全体本科生的新型书院体系。大思政、大通识、大学术、大文体、大实践、大数据等学生成长平台等逐渐形成,多层次高质量的导师队伍持续锻造,五育并举、交叉融合的公共服务和教育教学资源源源不断为学生提供。书院成果分别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被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和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

在产业学院建设方面,先后获批广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等项目。体外诊断产业技术特色创新班获批为广东省教育厅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深圳亚辉龙体外诊断产业技术就业实习基地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建设项目。实现了大学人才链跟企业创新链、大学专业课程与企业需求链、大学创新链与企业研发链的“三结合”。

在医院建设方面,学校附属医院成功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首批重点建设单位,获批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于2021年度获得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等级。学校附属二院在2021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467位,较2020年提升440位,进入B++等级,在广东省内各医院的排名提升幅度中位立第一。

在培养成效方面,近三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平均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86%,位居全省本科高校前三。执业医师资格考过率高于全国均值。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多年达到100%。在广东省的临床技能大赛、预防医学大赛中斩获一等奖,获得第十三届广东省挑杯大赛特等奖。学生呈现出服务人民情怀更深、面向基层担当更强、献身医学本领更高的特点,大爱之才从广东医走向社会。“老百姓生命的守护神”“广东医生的摇篮”等金字招牌进一步擦亮。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本科教育教学需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更需要结合实际改革创新,寻求突破。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提高人才培养的“含金量”。(文/党委宣传部 编辑/陈瑶瑶 复核/周圆 审发/谢孝东)

地址:广东湛江霞山文明东路2号/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技园

电话:086-0759-2388505   邮编:524023/523808   ICP备案号:粤ICP备17027474号